“導視”最早在1960年城市規劃師及教師凱文·林奇的著作《城市形象》中提出,在此之后,不斷有人深入探討校園標識導視設計這一主題。導視系統在西方的20世紀60年代形成,在80年代迅速發展壯大。導視系統來源于英文signdesign,是指按一定的標準、工藝、造型、色彩等,將特定區域內的標志物信息傳遞,以標識系統化設計為導視牌,綜合解決信息傳遞、識別、辨別和形象識別功能。導視系統最大的功能就是標識和引導,能提高人的空間方向感,方便來訪者更有效率的到達目的地。除此之外,校園標識導視設計還傳遞著深刻的文化內涵,給來訪者帶來不同的文化體驗。
校園標識導視設計對大學和其他教育機構來說非常重要且必要,以下是其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幾個方面:
方便導航和定位:校園標識導視設計提供了清晰的導航和定位指引,幫助學生、教職員工和訪客準確找到他們需要去的地方。它們可以指示學生找到教室、圖書館、實驗室等重要地點,以及標識行政辦公室、學生服務中心等重要服務設施。
提升校園形象:校園標識導視設計可以增強學校的形象和品牌認知度。通過一致的設計風格和標志符號,校園標識導視設計營造出專業、有序和友好的校園環境,給人留下積極的印象。它們也可以反映學校的價值觀和文化特點。
安全和緊急情況應對:校園標識導視設計在緊急情況下起到重要作用。它們可以標識出逃生路線、緊急出口和安全設施,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指導,確保校園成員的安全。在緊急情況下,適當的導視設計可以幫助人們快速脫離危險區域。
提升用戶體驗:校園標識導視設計可以提升用戶體驗,使人們在校園內的移動更加便捷和無縫。它們可以減少迷路和浪費時間的情況,增加校園的易用性和友好性。
增加校園交流和社交機會:校園標識導視設計可以為學生和教職員工提供共享空間和社交機會。例如,標識出公共休息區、戶外活動場所和社交中心等地點,有助于促進校園內的社交互動和交流。
校園標識導視設計中需要注意的是校園人行和車行要完全分開,人行系統和車行系統并行并延伸到建筑內部,并最終到達構成場所的基本單位——房間。人行標識導向系統是學校對外傳達信息的主要途徑,其功能不僅僅是標識學校各建筑物的存在,而且具有公眾引導和廣告宣傳的功能,主要分為五級:
一級:主入口。上面應有校園地圖、分區圖、校園建設大事記、導向信息,放于人流密集區域和校園主入口處。
二級:規劃路與分區內道路等。
三級:建筑物前指示標牌,標識建筑內部單位及建筑物介紹。
四級:建筑物內部標識。一般包括建筑物總索引或各樓層平面圖、樓內公共服務設施等標識、出入口標識等。
五級:包括建筑物內各個具體功能房間的標識牌和戶外的一些具體標識牌,如門牌、窗口牌、設施牌、樹名牌、草地牌等。
總而言之,校園標識導視設計對于提供有效的導航指引、增強校園形象、確保安全、提升用戶體驗以及促進交流和社交機會至關重要。它們為學校創造了一個有序、友好和功能齊備的校園環境,使學生、教職員工和訪客能夠更好地利用校園資源和服務。